一蹴而就的意思

一蹴而就的意思

“一蹴而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 cù ér jiù”。其字面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苏洵的《上田枢密书》,其中提到“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意指人们都希望能够轻松达到成功的境界。

用法与含义

含义: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通常用于描述那些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可以迅速解决的情况。

语法:可以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常用于否定句中,强调某些事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例如:“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近义词: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等。

反义词: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等,强调事情的复杂性和需要的努力。

“一蹴而就”强调的是一种轻松、迅速的成功方式,常用于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期望或对现实的反思。

一蹴而就的意思

一蹴而就的高级表达

一蹴而就的高级表达

一蹴而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cù ér jiù,字面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它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苏洵的《上田枢密书》,其中提到“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强调了人们对快速成功的渴望。

高级表达与近义词

在日常交流中,使用一些高级表达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与“一蹴而就”意思相近的成语包括:

一步登天:形容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成功。

一举成功:指一次行动就取得成功。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容易解决。

这些表达都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替代“一蹴而就”,使语言更加多样化。

使用示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句子来展示“一蹴而就”的用法:

– 学习任何技能都不会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 这项复杂的工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虽然“一蹴而就”常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简单和快速,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成功的事情往往需要时间和努力。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结合上下文,适当引入一些近义词或反义词,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层次感。

一蹴而就贬义还是褒义

“一蹴而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它最早出自宋代苏洵的《上田枢密书》,在文中提到“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贬义词的属性

虽然“一蹴而就”字面上看似中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带有贬义。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希望不付出努力就能轻松获得成功的想法或行为。例如,教育领域常用此成语来强调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许多解释都指出“一蹴而就”是贬义词,强调成功并非易事,需付出相应的努力。

“一蹴而就”通常被视为贬义词,强调事情的成功并非轻而易举,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时间。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2 09:12
下一篇 2025-02-12 09:18

相关推荐

  • 古圣先贤(详解)

    古圣先贤 古圣先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和贤者。这个词的构成中,“圣”表示品德和智慧极高的人,而“贤”则指有才能和道德的人。古圣先贤通常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象征,他们在历史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圣先贤的意义 古圣先贤不仅是历史人物的集合,更是中华文化中道德理想的体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指南。例如,孔子…

    2025-02-12
    900
  • 百丈竿头(详解)

    百丈竿头 百丈竿头的含义与来源 含义 “百丈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佛教语境,意指道行或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它比喻一个人在修行或学问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百丈高的竿子”,象征着达到的高度和境界。 来源 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其中提到:“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句话强调了即使…

    2025-02-12
    1000
  • 奇花异草中异的意思

    奇花异草中异的意思 在成语“奇花异草”中,“异”的意思是“奇异的”或“奇怪的”。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通常用来比喻美妙的文章或作品等。 详细解释: – 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其中提到“奇花异草,靡不具植”,强调了这些花草的稀有和独特性。 – 词义解析: – “奇”:表示特别、稀奇的意思。 &#821…

    2025-02-13
    500
  • 锱铢必较的意思

    锱铢必较的意思 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ī zhū bì jiào。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对非常微小的事物或金额都要斤斤计较,形容一个人非常小气,甚至对很少的钱也要计较。 成语来源 锱铢必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荀子·富国》一书,其中有句云:“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为了贿赂而割让国家的一点土地,敌国的贪欲是永远无法满足…

    2025-02-11
    1200
  • 心神恍惚(详解)

    心神恍惚 心神恍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xīn shén huǎng hū,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的状态。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无名氏的作品《东阳夜怪录》,其中有句子提到“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捫攖”。 含义 心神恍惚的具体意思是指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迷惑或不安宁,表现为思维不集中、心神不定的状态。它可以用来描述人在某种情境下…

    2025-02-11
    1300
  • 洛阳纸贵(详解)

    洛阳纸贵 成语“洛阳纸贵”的来源与意义 “洛阳纸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的成语,形容作品广泛流传、受到高度重视,通常用于赞美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影响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左思及其作品《三都赋》。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约250-305年)是一位在西晋时期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他在年轻时并不被看好,甚至受到父亲的轻视。左思并没有因此气馁…

    汉语国学 2025-02-12
    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