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是一个成语,形容声音洪亮,能够穿透云层,给人以震撼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歌声或乐器的音色非常动人,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表达了对音乐或声音的赞美。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成语的背景或用法吗?
响遏行云的原文和译文
响遏行云的原文出自《列子·汤问》,具体内容如下: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没有挽留他,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声音高亢入云,甚至止住了流动的云彩。薛谭听后感到惭愧,向秦青道歉,要求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生再也不敢说要回去。
这个故事传达了学习的深刻道理,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不能因为一点点成就而自满。
响遏行云比喻什么
“响遏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比喻声音高亢嘹亮,能够直上云霄,甚至使流动的云彩都为之停滞。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声音响亮到可以阻止云彩的移动”,常用于形容歌声的动听和震撼力。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响遏行云”出自《列子·汤问》,其中描述了一个名叫薛谭的青年向歌唱家秦青学习唱歌的故事。薛谭在自认为学有所成后准备离开,秦青则在送行时唱了一首歌,歌声之高亢动人,震动了林木,甚至使天上的云彩都停住了。这一情景生动地体现了“响遏行云”的含义,即声音的力量和美妙。
成语的用法
“响遏行云”通常用于形容歌声、乐曲声等,强调声音的洪亮和动听。它可以作为主谓式的成语,作宾语、定语或补语使用。例如,可以说“他的歌声响遏行云,令人陶醉”。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 反义词:悄无声息
“响遏行云”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对声音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震撼效果的高度赞美。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