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详解)

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是一个成语,形容声音洪亮,能够穿透云层,给人以震撼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歌声或乐器的音色非常动人,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表达了对音乐或声音的赞美。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成语的背景或用法吗?

响遏行云的原文和译文

响遏行云的原文出自《列子·汤问》,具体内容如下: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没有挽留他,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声音高亢入云,甚至止住了流动的云彩。薛谭听后感到惭愧,向秦青道歉,要求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生再也不敢说要回去。

这个故事传达了学习的深刻道理,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不能因为一点点成就而自满。

响遏行云比喻什么

“响遏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比喻声音高亢嘹亮,能够直上云霄,甚至使流动的云彩都为之停滞。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声音响亮到可以阻止云彩的移动”,常用于形容歌声的动听和震撼力。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响遏行云”出自《列子·汤问》,其中描述了一个名叫薛谭的青年向歌唱家秦青学习唱歌的故事。薛谭在自认为学有所成后准备离开,秦青则在送行时唱了一首歌,歌声之高亢动人,震动了林木,甚至使天上的云彩都停住了。这一情景生动地体现了“响遏行云”的含义,即声音的力量和美妙。

成语的用法

“响遏行云”通常用于形容歌声、乐曲声等,强调声音的洪亮和动听。它可以作为主谓式的成语,作宾语、定语或补语使用。例如,可以说“他的歌声响遏行云,令人陶醉”。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反义词:悄无声息

“响遏行云”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对声音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震撼效果的高度赞美。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6 09:40
下一篇 2025-02-16 09:47

相关推荐

  • 源远流长(详解)

    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的含义与背景 成语解释 “源远流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uán yuǎn liú cháng”。字面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经过的路程很长。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形容某种文化、传统或事物的延续性和深远影响。 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其中提到“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强调了源…

    2025-02-22
    700
  • 目击道存(详解)

    目击道存 目击道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ù jī dào cún,意指通过眼睛的观察,瞬间领悟到“道”的存在。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田子方》,其中提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需通过目光的接触,就能感知到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智慧,而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表达。 成语的含义 – 悟性好:目击道存形容一个人的悟性极…

    2025-02-13
    3600
  • 百发百中的故事

    百发百中的故事 百发百中的故事 成语来源 “百发百中”是一个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它的意思是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常用来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故事背景 这个成语的故事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神箭手养由基有关。养由基以其高超的射箭技艺而闻名,曾在楚国与晋国的战斗中一箭射死了晋国的大将魏锜,显示了他卓越的射箭能力。 故事情节 据《史…

    2025-02-13
    3100
  • 普天同庆什么意思

    普天同庆什么意思 “普天同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下的人共同庆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个重大喜庆事件发生时,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场面,强调庆祝活动的普遍性和团结性。 成语来源 “普天同庆”出自《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原文为“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这句话的背景是魏文帝即位时,郭淮因病迟到而受到责问,文帝在庆祝的场合上提到全天…

    2025-02-17
    2200
  • 感同身受是什么意思

    感同身受是什么意思 感同身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ǎn tóng shēn shòu。其字面意思是“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自受到对方的恩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指的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某种事情,但能够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仿佛自己也经历过一样。 成语出处 感同身受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其中提到:“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

    2025-02-16
    2400
  • 操之过急(详解)

    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时过于急躁,急于求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原文为:“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成语的构成与用法 – 构成:该成语的构词方式为主谓式,通常在句中作谓语或宾语,含有贬义,常用于劝诫他人不要鲁莽行事。 – 近义词:与“操之过急…

    2025-02-19
    20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