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郎陌路(详解)

萧郎陌路

“萧郎陌路”是一个成语,读音为xiāo láng mò lù,意指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崔郊的诗作《赠婢诗》,其中有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成语解释

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陌路:过路人,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疏远。

“萧郎陌路”比喻的是一种情感的疏离,尤其是指曾经亲密的恋人因环境或其他原因而变得陌生,形同路人。

成语出处

成语的出处为唐代崔郊的《赠婢诗》,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因进入显贵之家而与昔日爱人疏远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权贵家庭深宅大院的无奈与对爱情的哀伤,反映了社会地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萧郎陌路”常用于形容情感的变迁,尤其是在分手或关系疏远的情况下。例如,当一段感情结束时,人们可能会用“从此萧郎是路人”来表达彼此的决裂和陌生感。

总之,“萧郎陌路”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爱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

萧郎陌路

一入侯门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出自唐代诗人崔郊的《赠婢诗》。这句诗表达了由于社会地位的悬殊,导致爱情的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贵家庭对普通人生活的压迫和影响。

诗句解析

“侯门”:指的是权贵之家,象征着深邃而难以接近的社会阶层。

“一入深似海”:形容一旦进入权贵之家,生活的复杂和深不可测,暗示着失去自由和选择的空间。

“从此萧郎是路人”:这里的“萧郎”通常被理解为女子心中所爱的人,诗中表达的是一旦女子嫁入豪门,原本亲密的情感便变得陌生,彼此如同路人,再无交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崔郊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崔郊在元和年间爱上了姑母的婢女,但因家境贫寒,无法与她成婚。后来,婢女被卖给了显贵的于頔。两人在寒食节相遇,崔郊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告别,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无奈和悲伤。

“萧郎”的含义

“萧郎”在古代诗词中泛指情郎,具体指代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萧郎”源于汉代的萧史,他因擅长吹箫而受到美人弄玉的青睐;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它与南朝的萧统有关,后者因情感纠葛而成为文学中的常客。

这句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

萧郎比喻什么男人

“萧郎”这一称谓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女子心中理想的情郎或爱人,泛指她们所爱恋的男子。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历史人物萧史,他是一位擅长吹箫的年轻人,因其才华和风雅而受到女子的青睐,最终与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成婚,成为了传说中的神仙眷侣。

在唐代诗人崔郊的诗作《赠婢》中,有一句名句“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句话表达了因地位悬殊而导致的爱情疏远,进一步巩固了“萧郎”作为情郎的象征意义。“萧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更是古代文人用来描绘理想男性形象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代表着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男子形象。

“萧郎”比喻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男性形象,通常是指那些在女子心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吸引力的男子。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2 14:02
下一篇 2025-02-22 14:09

相关推荐

  • 目无全牛的意思

    目无全牛的意思 “目无全牛”是一个源自《庄子》的成语,字面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比喻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掌握已经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讲述了一个名叫庖丁的厨师为文惠君宰牛的故事。庖丁在初次宰牛时,只能看到整头牛的外形,经过三年的实践,他逐渐熟悉了牛的内部结构,最终能够在宰牛时…

    汉语国学 2025-02-22
    500
  • 不言而喻(详解)

    不言而喻 “不言而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yán ér yù”。其意思是指某种道理或事实非常明显,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解释或说明就能理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显而易见的情况或真理。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仁义等品质自然会在外表和行为中显现…

    2025-02-15
    3500
  • 鲸吸牛饮(详解)

    鲸吸牛饮 鲸吸牛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īng xī niú yǐ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像鲸鱼吸水一样,或者像牛饮水那样,表示放量狂饮。它的比喻意义强调了饮水的数量之大,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极度口渴时大口喝水的情景。 成语出处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具体的引用包括: – 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提到…

    2025-02-17
    2200
  • 文不加点是成语吗

    文不加点是成语吗 “文不加点”确实是一个成语。它的拼音为“wén bù jiā diǎn”,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这个成语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通常带有褒义。 成语来源 “文不加点”最早出自汉代文学家祢衡的《鹦鹉赋序》,其中有句:“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这句话描述了祢衡在写作时的流畅与高效,表明他在创作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修改或删改。 …

    汉语国学 2025-02-18
    2200
  • 家徒四壁(详解)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是一个成语,形容家庭极为贫困,家中只有四面墙壁,空无一物。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事。 成语的来源与典故 成语“家徒四壁”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描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卓文君在夜晚私奔到司马相如的家中,发现他的家中一贫如洗,只有四面墙壁。尽管如此,卓文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选择与司马相如共…

    2025-02-22
    800
  • 审时度势是什么意思

    审时度势是什么意思 审时度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仔细观察和分析当前的时局,估计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个成语的构成可以分解为几个部分: – 审:仔细研究、观察。 – 时:时局、当前的环境和情况。 – 度:估计、判断。 – 势:发展趋势、形势。 根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审时度势的用法强调了在决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2025-02-12
    3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