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愤愤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来源】:出自《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
【成语拼音】:fèn fèn bù píng
【成语声母】:FFBP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愤愤不平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形容因不公平的事情而感到愤怒或不满。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愤愤不平的近义词】:忿忿不平、怒火中烧、怒气满腹
【愤愤不平的反义词】: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成语例子】: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成语接龙】:
愤愤不平 → 平心静气 → 气宇轩昂 → 昂首阔步 → 步步高升 → 升堂入室 → 室如悬磬 → 磬音清越 → 越俎代庖 → 庖丁解牛 → 牛鬼蛇神 → 神机妙算 → 算无遗策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