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言萏议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瞽言萏议: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比喻没有根据、没有依据的议论或主张。【成语来源】:出自《庄子·外物》,意指即使在盲人和聋哑的人之间进行交流,他们也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意

【成语意思】:瞽言萏议: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比喻没有根据、没有依据的议论或主张。

【成语来源】:出自《庄子·外物》,意指即使在盲人和聋哑的人之间进行交流,他们也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意思,反映出对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谈的批评和讽刺。

【成语拼音】:gǔ yán dàn yì

【成语声母】:GYD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瞽言萏议常用作自谦之辞,形容自己的言论没有适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通常用于自谦或批评他人言论的场合。

【瞽言萏议的近义词】:无稽之谈、空谈无物

【瞽言萏议的反义词】:言之凿凿、言之成理

【成语例子】:他的观点完全是瞽言萏议,没有任何事实支持。

【成语接龙】:

瞽言萏议 → 议论纷纷 → 纷至沓来 → 来者不拒 → 拒人于千里之外 → 外强中干 → 干脆利落 → 落花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类拔萃 → 萃英俊秀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3-29 17:33
下一篇 2025-03-29

相关推荐

  • 应接不暇的意思

    应接不暇的意思 应接不暇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ìng jiē bù xiá。其原意是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来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难以应付。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其中提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句话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释义 – 原意:形容景物繁多,目…

    2025-04-01
    300
  • 持满戒盈的意思_解释_拼音

    【成语意思】: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成语来源】: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成语拼音】:chí mǎ

    2025-02-28
    8300
  • 懊悔无及是什么意思_解释_怎么读

    【成语意思】:懊悔无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指事后的态度。【成语来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2025-03-11
    5600
  • 坚额健舌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坚额健舌:形容人厚颜无耻,口才出众,善于辩论。【成语来源】: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诈行,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额健舌,或以成业致富。”【成语拼音】:j

    2025-03-21
    3300
  • 妨功害能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妨功害能: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成语来源】: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成语拼音】:fáng gōng hài néng【成语声母】:FG

    2025-03-14
    4700
  • 若敖之鬼的解释_用法_来源

    【成语意思】:若敖之鬼:指春秋时期楚国的若敖氏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成语来源】:《左传·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成语拼音】:ruò

    2025-03-29
    1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