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舌挢不下: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成语来源】:《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成语拼音】:shé jiǎo bù xià
【成语声母】:SJBX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舌挢不下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形容惊讶或恐惧的情境。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舌挢不下的近义词】: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舌挢不下的反义词】:侃侃而谈
【成语例子】: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成语接龙】:
舌挢不下 → 下不为例 → 例行公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股悬梁 → 梁上君子 → 子虚乌有 → 有口无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无疑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