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世动俗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哗世动俗: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成语来源】: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成语拼音】:huá

【成语意思】:哗世动俗: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哗世动俗

【成语来源】: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成语拼音】:huá shì dòng sú

【成语声母】:HSD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哗世动俗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哗世动俗的近义词】:哗众取宠、引人注目

【哗世动俗的反义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成语例子】:在当今社会,许多网络红人通过哗世动俗的方式吸引关注,然而真正的才华往往被忽视。

【成语接龙】:

哗世动俗 → 俗不可耐 → 耐人寻味 → 味同嚼蜡 → 蜡炬成灰 → 灰心丧气 → 气吞山河 → 河清海晏 → 晏如春风 → 风华正茂 → 茂林修竹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3-26 17:02
下一篇 2025-03-26 17:12

相关推荐

  • 嗤之以鼻是什么意思_解释_怎么读

    【成语意思】: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羽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成语来源】: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成语拼音】:jí guāng

    2025-03-13
    4700
  • 甘泉必竭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甘泉必竭:甘甜的泉水必定会干涸。比喻有才干的人因过度劳累而早衰。【成语来源】:《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成语拼音】:gān quán b

    2025-03-24
    2500
  • 畏罪潜逃的拼音

    畏罪潜逃的拼音 成语“畏罪潜逃”的拼音是 wèi zuì qián táo。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因害怕受到惩罚而秘密逃走,通常用于描述犯罪后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喙的拼音 喙的拼音是 huì,注音符号为 ㄏㄨㄟˋ。这个字的读音在普通话中是唯一的,且对应的拼音音标为 hui4。 喙的基本含义: – 喙通常指鸟类或某些动物的嘴,特指其尖长的部分。例如,…

    2025-02-18
    11400
  • 百丈竿头(详解)

    百丈竿头 百丈竿头的含义与来源 含义 “百丈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佛教语境,意指道行或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它比喻一个人在修行或学问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百丈高的竿子”,象征着达到的高度和境界。 来源 该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其中提到:“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句话强调了即使…

    2025-02-12
    10500
  • 德高望重的解释(详解)

    德高望重的解释 “德高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dé gāo wàng zhòng。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受到他人的敬重和崇拜,通常用来形容年长且有名望的人。 成语解析 – 构成:成语由“德”和“望”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德”指品德、道德,“望”指声望、名望。 – 释义:整体意思是道德高尚,声望很大,常用于称颂那些年纪较大…

    2025-02-21
    8400
  • 阿党比周的意思_解释_近义词

    【成语意思】:阿党比周:指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来源】:三国·魏·曹操《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 【成语拼音】:ē dǎng bǐ zhōu 【成语声母】:EDB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阿党比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

    汉语国学 2025-03-08
    60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