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的释义_解释_出处

【成语意思】:骄兵必败:指过于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会遭受失败。【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成语拼音】:j

【成语意思】:骄兵必败:指过于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会遭受失败。

骄兵必败

【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成语拼音】:jiāo bīng bì bài

【成语声母】:JBB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骄兵必败作主语、宾语、定语;含有劝诫性质,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骄兵必败的近义词】:自负必败、傲卒多败

【骄兵必败的反义词】:哀兵必胜

【成语例子】:古人云:“骄兵必败。”这就是少剑波致死的原因。(出自曲波《林海雪原》)

【成语接龙】:

骄兵必败 → 败军之将 → 将心比心 → 心心相印 → 印证无遗 → 遗风余韵 → 韵味无穷 → 穷途末路 → 路不拾遗 → 遗珠之憾 → 憾事难忘 → 忘年之交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3-20 10:04
下一篇 2025-03-20 10:13

相关推荐

  • 乐不思蜀的意思

    乐不思蜀的意思 “乐不思蜀”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快乐到不想回到蜀国”。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有关。 成语的解释 – 基本意思:指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快乐,不再思念原来的故乡或环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忘记了自己的根或故土。 –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其中记载了刘禅在被魏国俘获后,面对司马昭的询问时…

    2025-03-03
    9000
  • 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

    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 “爱不释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对某物非常喜爱,以至于舍不得放下。这个成语的构词方式为补充式,通常用作谓语、状语或宾语。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萧统的《陶渊明集序》,其中有句云:“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表达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厚喜爱。 近义词:包括“手不释卷”和“爱不忍释”,这些词语同样表达了对某物的强烈喜爱。 反义词:如“不屑一…

    汉语国学 2025-02-13
    11100
  • 曲突徙薪(详解)

    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汉书·霍光传》,其字面意思是“把烟囱改成弯的,把柴草搬走”。这个成语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危险或灾害发生。 成语来源 成语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有一位客人拜访主人时,看到主人家的烟囱笔直,旁边堆着柴草,便劝主人改建烟囱为弯曲的,并将柴草移开,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最终家中果然发生了火灾,邻居们赶来救火,幸好…

    2025-02-19
    10700
  • 扪心自问(详解)

    扪心自问 扪心自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én xīn zì wèn,字面意思是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示自我反省或自我审视,鼓励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检讨。 成语的用法: – 扪心自问常用于劝诫他人进行自我反省。例如,可以说:“犯下如此滔天罪行,你们怎么不扪心自问:你们的良心何在?”这句话强调了对自己行为的反…

    2025-03-10
    6000
  • 不绝于耳的意思_解释_用法

    【成语意思】: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 【成语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 【成语拼音】:bù jué yú ěr 【成语声母】:BJYE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绝于耳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形容声音或消息持续不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

    汉语国学 2025-02-25
    9500
  • 瓜田李下的解释_意思_来源

    【成语意思】: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成语来源】:出自《乐府诗集·君子行》,原文为:“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成语拼音】:guā tián

    汉语国学 2025-04-03
    6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