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学

  • 推波助澜(详解)

    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ī bō zhù lán”。它的意思是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个成语出自隋代王通的《文中子·问易篇》,原文为:“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成语的解释 – 字面意思:推波助澜,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推动波浪,使其更加壮观。这里的“澜”指的是大波浪。 &#…

    2025-02-11
    1300
  • 合浦珠还(详解)

    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的解释与典故 合浦珠还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主要用于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孟尝传》,讲述了合浦郡(今广西合浦县)在历史上因贪官污吏的掠夺而导致珍珠资源的枯竭,民众生活困苦。后来,孟尝担任合浦太守,通过改革措施恢复了珍珠的生产,最终使得失去的珍珠又回到了合浦,民众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成语的…

    汉语国学 2025-02-11
    1500
  • 人之常情什么意思

    人之常情什么意思 “人之常情”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或情绪。这一成语强调了人类在面对某些情境时所表现出的自然反应和情感。 释义 – 基本含义:指人们在特定情况下自然流露的情感,通常是指对某些事物的向往或渴望。例如,追求富贵的心态被视为“人之常情”。 – 出处:该成语出自南朝梁江淹的《杂体诗三十八首·序》,其中提到:“…

    2025-02-11
    1800
  • 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一曝十寒”是一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其字面意思是指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只在阳光下曝晒一天,而在寒冷的环境中冻十天,也无法生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或学习时缺乏恒心,时而勤奋,时而懒散,努力的时间远远少于懈怠的时间。 成语的出处与背景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在《孟子》中,孟子用这个比喻来批评齐王的昏庸,…

    汉语国学 2025-02-11
    1400
  • 洋洋洒洒是什么意思

    洋洋洒洒是什么意思 洋洋洒洒的意思 洋洋洒洒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áng yáng sǎ sǎ。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明快且连续不断。具体来说: – 洋洋:表示盛大、众多的样子。 – 洒洒:表示明白、流畅的样子。 洋洋洒洒可以用来形容写作或说话时的流畅性和丰富性,常常带有褒义,表示才思充沛、文笔流畅的状态。 成语…

    2025-02-11
    1300
  • 板上钉钉(详解)

    板上钉钉 成语“板上钉钉”的解释 释义 “板上钉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bǎn shàng dìng dīng。它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或者事情已经成了事实。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在石板上钉上铁钉,象征着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 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李绿园的小说《歧路灯》,其中提到:“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并儿的外父一并说好,那就石板上钉…

    2025-02-11
    1500
  • 姹紫嫣红的嫣是什么意思

    姹紫嫣红的嫣是什么意思 “姹紫嫣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à zǐ yān hóng,主要用来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成语中的“嫣”字有“娇艳”和“美好”的意思,常常指代鲜艳的颜色和美丽的笑容。 成语解析 – 嫣的含义:在“姹紫嫣红”中,“嫣”表示娇艳、美好,通常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姿态美丽。这个字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象的美丽,如…

    2025-02-11
    1500
  • 尝胆卧薪的意思

    尝胆卧薪的意思 “尝胆卧薪”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柴草上睡觉,尝尝苦胆”,其中“薪”指的是柴草,而“胆”则是指苦胆。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该成语源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描述了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忍辱负重,立志复仇的故事。勾践在吴国期间,虽然表面上伺候吴王,但内心始终不忘国耻。他在睡觉…

    2025-02-11
    1600
  •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 啼笑皆非的近义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既想哭又想笑,无法决定该如何反应。 – 狼狈不堪:形容处境非常困难或尴尬,难以应对。 – 不知如何才好:表达在复杂情境中感到无奈,不知该如何选择或反应。 这些近义词都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即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困惑或尴尬,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啼…

    2025-02-11
    1400
  •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喜出望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ǐ chū wàng wài。它的意思是因为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超出了原本的期待。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与李之仪书》,其中提到:“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这句话表达了苏轼与朋友李之仪八年未见,突然频繁收到来信的惊喜与喜悦。 用法与近义词 …

    2025-02-11
    16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