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脱兔的意思

动如脱兔的意思

“动如脱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行动迅速、灵活,像逃脱的兔子一样。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的《九地》篇,原文为:“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中,军队在开始时应表现得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待敌人放松警惕后,再迅速如兔子般发动攻击,使敌人来不及反应。

成语的用法

比喻意义:后人常用“动如脱兔”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动作非常敏捷,难以防范。例如:“他打起球来,动如脱兔,很难防守。”。

与“静如处子”结合:这个成语常与“静如处子”一起使用,形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完整表达,强调在静止时保持沉稳,而在行动时则迅速果断。

“动如脱兔”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任何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对的场合。

动如脱兔的意思

动若脱兔比喻人是何意

“动若脱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逃脱的兔子一样迅速行动”。这个成语源自《孙子兵法》,具体出现在《九地篇》中,原文为“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意指在军事行动中,开始时要保持沉静,待时而动,一旦行动则要迅速如兔,令敌人无法反应过来。

比喻意义

在比喻意义上,“动若脱兔”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队在行动时的敏捷和迅速。它强调了在适当时机采取果断行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或需要快速反应的环境中。例如,运动员在比赛中迅速反应,或者商界人士在市场变化时迅速决策,都可以用“动若脱兔”来形容。

“动若脱兔”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容那些能够迅速抓住机会并采取行动的人。

动若脱兔可以比喻人吗

“动若脱兔”这个成语确实可以用来比喻人,尤其是形容一个人的行动灵活、迅速。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孙子兵法·九地篇》,其中提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意在强调在战斗中,军队在未行动时要保持沉静,而一旦行动则要迅速如兔,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在现代汉语中,“动若脱兔”常与“静如处子”连用,形容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未行动时如同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而一旦行动则如同逃跑的兔子般敏捷。这种用法不仅适用于军事,也可以形容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可以说“动若脱兔”不仅可以形容军队的行动,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7 17:53
下一篇 2025-02-17 18:02

相关推荐

  • 一帆风顺的意思

    一帆风顺的意思 一帆风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fān fēng shùn。其字面意思是“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事情进展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送崔爽之湖南》,其中有句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这句话表达了对顺利航行的美好期望,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2025-02-19
    1500
  • 各有所长(详解)

    各有所长 各有所长的解释与来源 各有所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点。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通常用于描述人才或技能的多样性。 成语的来源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管子·形势解》,其中提到:“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智的君主会根据每个人的长处来任用他们,而不是只看他们的短…

    2025-02-19
    1000
  • 刚愎自用(详解)

    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āng bì zì yòng。其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他人的意见,表现出一种任性和自以为是的态度。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提到“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强调了这种固执的特质。 成语解析 – 构成: – 刚愎:意指强硬和固执。 – 自用:指自以为…

    汉语国学 2025-02-20
    900
  • 古圣先贤(详解)

    古圣先贤 古圣先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和贤者。这个词的构成中,“圣”表示品德和智慧极高的人,而“贤”则指有才能和道德的人。古圣先贤通常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象征,他们在历史上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圣先贤的意义 古圣先贤不仅是历史人物的集合,更是中华文化中道德理想的体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指南。例如,孔子…

    2025-02-12
    2900
  • 危在旦夕形容什么

    危在旦夕形容什么 “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早晨和晚上之间”,强调时间的紧迫性,表示情况非常危急。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描述了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围困的紧急情形。太史慈在得知孔融的困境后,勇敢地请求出战,向刘备求援,称孔融“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2025-02-19
    1300
  • 雀马鱼龙(详解)

    雀马鱼龙 雀马鱼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uè mǎ yú lóng”,其意思是泛指珍禽异兽。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西域传赞》,其中提到“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这段文字描述了各种珍奇的动物和物品,体现了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用法: …

    汉语国学 2025-02-12
    36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