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花异草中的异是什么意思

奇花异草中的异是什么意思

奇花异草中的“异”字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

1. 不同的:在成语“奇花异草”中,“异”指的是与众不同的特性,强调这些花草的稀奇和独特性。

2. 奇异的、奇怪的:这个词语的整体意思是指那些稀奇少见的花草,通常带有美妙或特别的含义。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植物,也可以比喻美妙的文章或作品等。

3. 出处:该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其中提到“奇花异草,靡不具植”,强调了这些花草的珍稀和多样性。

“异”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对这些花草独特性质的强调,体现了它们的珍贵和美丽。

奇花异草中的异是什么意思

奇花异草的异的字义

“奇花异草”中的“异”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含义:

1. 不同的:在这个成语中,“异”表示与众不同,强调花草的稀奇和独特性。例如,成语中的“奇花异草”指的是那些稀奇少见的花草,突出了它们的特别之处。

2. 奇异的、奇怪的: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异”也可以表示奇特或奇怪的事物。这种用法强调了事物的非凡和不寻常的特征。

3. 出处: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京杂记》,其中提到“奇花异草,靡不具植”,意指在花园中种植各种稀奇的花草,进一步强调了“异”的含义。

“异”在“奇花异草”中主要指代那些与众不同、奇特的花草,体现了其独特的美丽和稀有性.

异草的含义和出处

异草的含义和出处

含义

“异草”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稀奇少见的草类植物。它的意思强调了这些植物的独特性和稀有性,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特殊形态或生长环境的植物。

出处

“异草”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文学作品《洛阳伽蓝记》,其中提到“奇花异草”,描述了庭院中修竹和高松的景象,表达了对美丽植物的赞美。另一个相关的出处是《西京杂记》,其中也提到“奇树异草,靡不具植”,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植物的珍稀和美丽。

在现代汉语中,“异草”不仅用于植物的描述,也可以引申为形容其他稀有而美好的事物。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4 11:34
下一篇 2025-02-14 11:38

相关推荐

  • 顾全大局(详解)

    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ù quán dà jú”,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要考虑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或局部的利益。这一成语强调了从整体出发,确保不损害整体利益的重要性。 成语来源与解释 “顾全大局”出自清代作家吴趼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中提到:“然而要顾全大局呢,也有个无可奈何的时候。”这句话表明在某些情况下,…

    2025-02-17
    2400
  • 无济于事的意思是什么

    无济于事的意思是什么 无济于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wú jì yú shì。其意思是指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或益处,通常用来比喻某种努力或措施无法解决问题。 释义: – 济:有益、帮助。 – 无济于事:即没有帮助于事情,表示所做的努力或采取的措施对解决问题没有效果。 出处: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文学作品,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

    2025-02-16
    2400
  •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有眼不识泰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虽然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见识狭窄,无法识别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它通常用于表达谦虚,承认自己未能识别出杰出人物的不足。 成语的来源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施耐庵的《水浒全传》,其中提到:“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这里的“泰山”并不是指中国…

    2025-02-13
    2900
  • 饱经风霜(详解)

    饱经风霜 饱经风霜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ǎo jīng fēng shuāng,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这个成语的构成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 – 饱:充分、足够的意思。 – 经:经历、经过。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该成语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戏剧《桃花扇》,具体引用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2025-02-13
    3400
  • 混淆的意思

    混淆的意思 混淆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基本含义 – 混杂与界限模糊:混淆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界限不清,常用于形容抽象概念的模糊。例如,“真伪混淆”表示真假难以分辨。 – 使混淆:作为动词,混淆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使事物的界限模糊,导致人们无法清晰地理解或分辨。例如,“混淆黑白”指的是故意模糊是非的界限,使人难以判断真相。 使…

    2025-02-16
    2600
  • 侃侃而(详解)

    侃侃而 “侃侃而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ǎn kǎn ér tán,意指说话时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乡党》,描述了孔子在与下大夫交谈时的从容态度,体现了他在不同场合下的言行举止。 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 来源:成语“侃侃而谈”源于《论语》,其中提到孔子在朝廷上与下大夫交谈时,表现得十分从容,毫无顾忌。与上大夫交谈时则显得谦…

    2025-02-13
    34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