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奕奕(详解)

神采奕奕

“神采奕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én cǎi yì yì,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状态。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其中提到“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释义

“神采奕奕”具体的意思是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表现为充满活力和生气。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在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和健康等方面。这个词的近义词包括“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等,而反义词则有“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用法

在实际使用中,“神采奕奕”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通常带有褒义色彩,适用于描述任何性别的人。例如,可以说:“经过一夜的休息,他今天看起来神采奕奕。”

总之,“神采奕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精神状态良好,充满活力。

神采奕奕

神采奕奕和神采熠熠

“神采奕奕”和“神采熠熠”这两个词在中文中都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良好,但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神采奕奕

定义: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通常强调整体的表情和精神状态。它传达出一种活力和生气勃勃的感觉,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样子。

用法:例如,可以说“他今天看起来神采奕奕”,表示他精神状态很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

近义词:与“神采奕奕”相近的词汇包括“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等,都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良好。

神采熠熠

定义:这个成语则更侧重于形容人的目光或神情的光亮,强调眼神的灵动和活力。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神情中流露出的自信和活力。

用法:例如,可以说“她在舞台上神采熠熠”,表示她的眼神明亮,充满自信和魅力。

区别:虽然两个词都表达了积极的精神状态,但“神采奕奕”更强调整体的精神面貌,而“神采熠熠”则更突出眼神和神情的光彩。

虽然“神采奕奕”和“神采熠熠”在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整体精神状态,后者则强调眼神的光彩和活力。

神采奕奕一般形容什么人

神采奕奕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旺盛、容光焕发的状态。这个词不分男女,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人。

具体含义

精神状态:神采奕奕形容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表现为精力充沛、神情愉悦。这样的状态通常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状况有关。

适用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表现出活力和精神焕发,都可以用“神采奕奕”来形容。例如,经过锻炼后显得神采奕奕的老人,或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情绪高涨的年轻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近义词:与“神采奕奕”相近的词语包括“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容光焕发”等,这些词语同样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总之,神采奕奕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描述,更是对一个人内在精神状态的赞美,体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7 14:19
下一篇 2025-02-17 14:25

相关推荐

  • 孤军深入(详解)

    孤军深入 《孤军深入》是一款结合策略、防御和射击元素的独立游戏。玩家在游戏中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生成和升级弹药,抵御不断涌来的敌人,保卫战士。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 资源管理:玩家必须管理有限的金钱和空间,合理配置资源。 – 弹药合成:两个相同的弹药可以合成更高级的弹药,提升战斗能力。 – 自动攻击机制:玩家可以…

    2025-02-20
    700
  • 春去秋来(详解)

    春去秋来 春去秋来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拼音为chūn qù qiū lái,字面意思是春天过去,秋天到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岁月如梭、光阴匆匆的感慨。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出处:春去秋来的成语最早出自明代刘基的《大堤曲》,其中有句诗写道:“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

    2025-02-20
    800
  • 头头是道的意思是什么

    头头是道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头头是道”(拼音:tóu tóu shì dào)最初源于佛教,特别是禅宗,意指“道无所不在”。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说话或做事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表达的内容有理有据,面面俱到。 成语的来源 “头头是道”出自《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其中提到:“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这句话强调了道理的普遍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现代用法…

    2025-02-18
    1500
  • 暴殄天物什么意思

    暴殄天物什么意思 “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bào tiǎn tiān wù。其字面意思是“残害灭绝自然界的生物”,后引申为“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武成》,其中提到商王纣王的暴虐行为,描述他对自然资源和百姓的残害,因而被指责为“暴殄天物”。 成语的构成与含义 – 暴:损害、糟蹋。 – 殄:…

    汉语国学 2025-02-20
    800
  • 不胜其烦的意思

    不胜其烦的意思 不胜其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shèng qí fán。其字面意思是“胜”指能够忍受,“烦”指烦琐的事情。整体上,它的意思是指烦琐得让人受不了,形容对某些事情或人感到极度厌烦和不满。 出处:该成语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其中提到“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表达了人们对繁琐事务的厌倦。 用法:不胜其烦通常用作动宾式,可以作谓语或状语…

    2025-02-14
    2300
  • 孜孜矻矻(详解)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ī zī kū kū,意思是形容人勤勉不懈,努力工作或学习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争臣论》,原文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廉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这句话强调了为社会和他人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近义词包括“孜孜汲汲”、“孳孳矻矻”等,均…

    2025-02-14
    2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