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涵泳(详解)

优游涵泳

优游涵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ōu yóu hán yǒng,意指从容求索,深入体会。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论语·为政》,其中提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在其注释中提到,圣人用此语来告诫学者应当优游涵泳,不可急于求成。

成语的构成与含义

优游:指游泳时身体自如、灵活。

涵泳:意指顺水游泳,形容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结合起来,优游涵泳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游泳,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一种在学习或生活中从容不迫、深入探索的态度。

用法

优游涵泳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适合在书面语中使用。例如,可以用在描述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状态,强调其从容和深刻的理解。

总之,优游涵泳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保持一种从容和深入的态度。

优游涵泳

涵泳优游下一句是什么

“涵泳优游”出自《论语·为政》,其下一句是“不可躐等而进”。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告诫学者在学习和修养过程中应当从容求索,深入体会,而不应急于求成,跳过必要的步骤。这一成语强调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优游涵泳的隐晦含义

优游涵泳这个成语的隐晦含义主要体现在其字面意思与文化内涵的结合上。

成语解析

优游指的是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状态,而涵泳则强调深入体会和感受。优游涵泳表达了一种在学习或研究中,应该保持从容的态度,深入地去体会和理解事物,而不是急于求成。这种态度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强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细致和深刻的。

文化背景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论语·为政》,其中提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对此的解释中提到,学者应当“优游涵泳”,不可急于求成。这表明在学习和修身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和深度的思考,而不是表面的理解或快速的进展。

隐晦含义

优游涵泳的隐晦含义可以为:

从容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保持一种悠闲的心态,避免急躁。

深入理解:鼓励人们在面对知识时,不仅要理解表面,还要深入其内涵,体会其精髓。

反复咀嚼:如朱熹所言,涵泳也意味着对知识的反复思考和细致品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智慧。

优游涵泳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描述,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哲学,倡导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份从容与深度。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08:37
下一篇 2025-02-15 08:44

相关推荐

  • 初出茅庐的意思

    初出茅庐的意思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ū chū máo l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刚刚走出茅草屋”,原本用来形容一个人刚刚开始涉足某个领域,缺乏经验和技能。 成语的来源 “初出茅庐”出自明代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描述了诸葛亮在刘备的邀请下,首次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的情景。成语中的“茅庐”指的是诸葛亮隐居的简陋住所,象征着他刚刚…

    汉语国学 2025-02-17
    2400
  • 迫不及待的及的意思

    迫不及待的及的意思 “迫不及待”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非常急切。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pò bù jí dài。 在这个成语中,“及”字的意思主要是“来得及”或“达到”。具体来说: – 及的释义: – 表示从后头跟上,意为“来得及”。 – 也可以表示达到的意思,如“及格”、“及第”等。 在“迫不及待”中…

    汉语国学 2025-02-13
    3300
  • 絮絮叨叨的拼音

    絮絮叨叨的拼音 絮絮叨叨的拼音是 xù xù dāo dāo。这个词语用来形容说话啰嗦、唠叨,通常指的是言语琐碎且重复的情况。 该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汤显祖的《紫箫记》,其中有句描写为:“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翻来覆去,那里睡来?”。 絮絮叨叨的近义词包括“婆婆妈妈”和“啰啰嗦嗦”,而反义词则是“干脆利索”。 絮叨和絮絮叨叨的读音 絮叨和…

    汉语国学 2025-02-22
    300
  • 怨天尤人的意思

    怨天尤人的意思 “怨天尤人”是一个成语,源自《论语·宪问》。其字面意思是“抱怨上天,责怪他人”,通常用来形容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地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而不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孔子与弟子子贡的对话。孔子感慨自己没有人理解,子贡询问原因,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责怪他人,而是…

    汉语国学 2025-02-16
    2700
  • 放之四海而皆准(详解)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某种真理或原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具有普遍性。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祭义》,其中曾子提到:“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道不仅充满天地,还普遍适用于四海之内,适合所有人和时代。 成语的含义与背景 – 普遍性…

    2025-02-20
    1200
  • 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

    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 “忠言逆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诚恳正直的劝告往往听起来不顺耳,但对改正缺点和错误是有益的。这个成语强调了接受批评和建议的重要性,即使这些话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 成语来源 “忠言逆耳”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文为:“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忠实的劝告听起来不愉快,但它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样,苦口的…

    2025-02-17
    27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