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

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

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rén shēng dǐng fèi。其本意是指锅里的水烧开时发出的声音,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热闹的场面或人多声杂的情景。

出处:人声鼎沸出自明代冯梦龙的作品《醒世恒言》,其中有句描写:“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人群喧闹的场景。

近义词:与人声鼎沸意思相近的成语包括“人欢马叫”,同样形容热闹的场面。

人声鼎沸不仅仅是描述声音的嘈杂,更传达了一种热烈、活跃的氛围。

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

人声鼎沸的正确解释

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rén shēng dǐng fèi。其正确解释为: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锅里的水烧开时发出的沸腾声一样。这个成语的本意是指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多用来形容人群聚集时的喧哗场面。

成语来源

人声鼎沸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醒世恒言》,其中有句描写:“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人群喧闹的情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使用示例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说:“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热闹的场面。

人声鼎沸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成语,也反映了人群聚集时的热烈氛围。

人声鼎沸形容什么场面

人声鼎沸是一个形象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群聚集时的热闹和嘈杂场面。其字面意思是“鼎”指古代的煮食器,“沸”则是指水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如同锅中水开时的喧闹。

人声鼎沸的场景描述

热闹的集市:在集市上,商贩和顾客之间的讨价还价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体现了人声鼎沸的场景。

节庆活动:在节庆或文化活动中,参与者的欢呼声、歌声和舞蹈声汇聚成一片,展现出一种欢腾的气氛。

体育赛事:在体育比赛中,观众的呐喊、加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动的场面。

大型会议或论坛:在讨论热烈的会议上,参与者的声音交错,形成一种热烈的讨论氛围,体现出人声鼎沸的特征。

人声鼎沸形容的是一种嘈杂、热闹的场面,常用于描述人群聚集时的声音状态,体现了人们的兴奋和热情。这种场景不仅限于特定的活动或地点,而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聚集的情境中。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08:35
下一篇 2025-02-15 08:42

相关推荐

  •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一筹莫展”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yī chóu mò zhǎ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无法提出任何解决办法,毫无进展。它指的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一筹莫展”源自《宋史·蔡幼学传》,原文为“一筹不吐”,描述的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尽管有许多士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2025-02-12
    3100
  • 多字成语

    多字成语 多字成语是指由多个字组成的成语,通常不局限于四字结构。它们可以包含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甚至更多字的成语。这类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表达意义,常常源自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或民间口头传说。 多字成语的分类 多字成语可以根据字数进行分类,常见的有: – 三字成语:如“杯中物” – 四字成语:如“风马牛不相及” – 五…

    2025-02-17
    2500
  • 大寒索裘(详解)

    大寒索裘 大寒索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à hán suǒ qi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时感到十分慌乱。它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寡见》,原文为:“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这句话强调了在关键时刻才采取行动的迟缓和不智。 成语的解释和出处: – 解释:大寒索裘形象地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季,才去…

    2025-02-13
    3300
  • 欲擒故纵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其字面意思是“想要捉住对方,故意先放松一下,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再一举捉住”。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策略,即在追捕或控制对手时,故意让对方感到安全,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成语的来源与典故 “欲擒故纵”最早出现在《三十六计》中,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

    2025-02-16
    3000
  • 浩如烟海的意思

    浩如烟海的意思 “浩如烟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hào rú yān hǎi。其基本释义为“浩大繁多,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主要用来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数量庞大,难以计数。 成语解析: – 浩:表示广大、众多。 – 烟海:形容如同茫茫的大海,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代司马光的《进〈资治通鉴〉表…

    2025-02-19
    1800
  • 狗彘不食(详解)

    狗彘不食 狗彘不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ǒu zhì bù shí,意指“连狗和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极端恶劣,令人厌弃。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元后传》,原文为:“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这句话强调了对背信弃义之人的强烈谴责,表明其行为卑劣到连最不挑剔的动物也不愿意接受其所剩的东西。 成语的用…

    2025-02-15
    2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