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详解)

跳梁小丑

跳梁小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iào liáng xiǎo chǒu,意指那些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其中提到“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在这里,“跳梁”指的是腾跃跳动,而“小丑”原本是对微贱之辈的称呼,后来引申为人格卑鄙的人。

释义与用法

释义:跳梁小丑形容那些习惯于兴风作浪、制造混乱但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它通常带有贬义,常用作主语或宾语。

近义词:害群之马、小丑跳梁、幺幺小丑。

反义词: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例句: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来形容那些无足轻重却喜欢制造麻烦的人。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活跃、热闹,但实际上毫无实质贡献的人。

跳梁小丑比喻什么人

跳梁小丑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比喻那些猖狂捣乱、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个成语的构成可以拆解为“跳梁”和“小丑”两个部分:

跳梁:意指腾跃跳动,形容一种活跃而不安分的状态。

小丑:原本是指戏曲中的丑角,后来引申为人格卑鄙、品行低下的人。

跳梁小丑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到处捣乱、制造混乱,却没有实质能力或影响力的人。这些人往往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拉拢他人,达到个人目的,但最终往往成不了大气候,反而暴露出自己的丑陋本性。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其中提到的“东西跳梁”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行为的猖狂和无所顾忌。在现代汉语中,跳梁小丑的使用通常带有贬义,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务正业、只会制造麻烦的人。

跳梁小丑下一句是什么

“跳梁小丑”的下一句是“哗众取宠”。这个成语“跳梁小丑”比喻那些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通常用来形容一些为了个人私利而极尽捣乱、破坏之能事的人。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其中提到的“跳梁”指的是乱蹦乱跳的行为,结合“小丑”一词,形成了对这些人行为的贬义描述。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8 12:36
下一篇 2025-02-18

相关推荐

  • 豺狼当道(详解)

    豺狼当道 “豺狼当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豺狼横在路中间”,比喻坏人或暴虐奸邪的人掌握政权,具有明显的贬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社会或政治环境中,邪恶势力的横行和对正义的压制。 成语的来源与解释 – 来源:该成语最早见于《汉书》,其中荀悦提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凶恶的豺狼在路上横行时,问狐狸又有什么意义,暗示在大恶面…

    2025-02-19
    1600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详解)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坏人或不良之人说不出好话。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元曲选·遇上皇》中的一句话:“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狗的嘴巴不可能吐出象牙,暗喻坏人无法说出好话。 成语的含义 – 比喻意义: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说话不中听、只会说坏话的人。它强…

    2025-02-14
    3100
  • 推波助澜(详解)

    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ī bō zhù lán”。它的意思是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个成语出自隋代王通的《文中子·问易篇》,原文为:“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成语的解释 – 字面意思:推波助澜,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推动波浪,使其更加壮观。这里的“澜”指的是大波浪。 &#…

    2025-02-11
    4000
  • 耐人寻味的拼音

    耐人寻味的拼音 耐人寻味的拼音是 nài rén xún wèi。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某事物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和琢磨。 惊心动魄的拼音 惊心动魄的拼音是 jīng xīn dòng p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使人神魂震惊,原本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来常用来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情境。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2025-02-12
    3500
  • 冰清玉洁的意思

    冰清玉洁的意思 “冰清玉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像玉一样洁白无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操行清白,尤其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品德。 成语的出处 “冰清玉洁”最早出现在汉代司马迁的《与挚伯陵书》中,原文为:“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累其名。”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清白的操行,不受细微琐事…

    2025-02-22
    600
  • 前恭后倨(详解)

    前恭后倨 “前恭后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ián gōng hòu j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初表现得恭敬,后来却变得傲慢。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地位或财富变化后,对待他人的态度也随之改变的人,反映出一种势利的行为。 成语来源 “前恭后倨”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原文中提到苏秦在成名后对其嫂子的态度变化的感慨。苏秦在…

    2025-02-22
    1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