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详解)

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清高的情操。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它的典故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生平故事。

典故来源

林逋(字君复)是北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他在杭州西湖的孤山隐居,终生不娶无子,专注于种梅养鹤。他的生活方式和对梅花、鹤的热爱,使得人们称他为“梅妻鹤子”。林逋在隐居期间,种植了大量梅树,并养了几只鹤,常常在闲暇时赏梅玩鹤,享受宁静的生活。他的诗作《山园小梅》中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生动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他的生活情趣。

文化意义

“梅妻鹤子”不仅仅是对林逋个人生活的描述,更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象征。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那些选择隐居、远离尘嚣的人,体现了对清高和自适生活的向往。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追求名利、专注于个人兴趣和精神世界的人。

相关诗词

林逋的诗词作品中,许多都表达了他对梅花和鹤的热爱,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除了《山园小梅》,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总之,“梅妻鹤子”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隐士精神和自然美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是指哪位诗人

“梅妻鹤子”是指北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字君复),他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诗作而闻名。林逋终身未娶,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对梅花和鹤的热爱,常常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因此得名“梅妻鹤子”。

林逋的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园小梅》,其中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优雅和清香,成为千古绝唱。他在隐居生活中,种植梅树,养鹤,享受自然,体现了他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

林逋的生活和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哲学,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所敬仰的隐士典范。

《梅花》林逋

林逋的《梅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咏梅诗,原名《山园小梅》,被誉为咏梅诗中的绝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美丽,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内容

全诗如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诗的赏析

意境与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百花凋零时的傲然独立,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强调了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美丽,表现出其不畏严寒的精神。接下来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月光下的影子和香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

情感表达

林逋在诗中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在美,更通过“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情。诗人将自己与梅花的情感紧密相连,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认同。最后两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则表达了诗人宁愿低吟浅唱,与梅花亲近,也不愿参与世俗的喧嚣。

林逋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杭州人,终身隐居,喜爱梅花和仙鹤,称之为“梅妻鹤子”。他的生活方式和对梅花的热爱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林逋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著称,尤其是咏梅诗,成为后世文人所推崇的典范。

《梅花》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更是林逋内心情感和生活哲学的体现,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8 18:52
下一篇 2025-02-18 19:00

相关推荐

  • 等量齐观的意思

    等量齐观的意思 等量齐观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ěng liàng qí guān”。其意思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不顾事物之间的区别,作同等评价。 成语解析: – 构成:成语中的“等”表示相同,“量”指衡量或估量,“齐”则意味着一样或同样。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将不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和对待。 – 出处: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况周颐…

    2025-02-14
    2400
  • 无稽之谈的意思

    无稽之谈的意思 “无稽之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wú jī zhī tán,意思是指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说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些话语或事情缺乏真实依据,属于不真实或虚假的内容。 成语解析: – 构成:无稽(无法考查)+ 之谈(说法)。 –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大禹谟》中,原文为“无稽之言勿听”,意为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

    2025-02-17
    1700
  • 带有“牛”字的成语

    牛 成语 牛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字,相关的成语和词汇数量众多,涵盖了各种情感和意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牛”相关的成语及其解释: 常见牛字成语 – 牛郎织女:源自古代神话,象征分离的恋人或夫妻。 – 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彻,做事得心应手。 – 九牛一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 牛刀小试:形容…

    汉语国学 2025-02-20
    500
  • 崇山峻岭的峻(详解)

    崇山峻岭的峻 崇山峻岭中的“峻”字,主要指的是山的陡峭和高大。具体来说: – 字义:在“崇山峻岭”这个成语中,“崇”意为高大,而“峻”则强调山的陡峭和险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岭。 – 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句话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观,强调了山的高大和陡峭。 &#8…

    2025-02-17
    2100
  • 天作之合的意思

    天作之合的意思 “天作之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iān zuò zhī hé”。它的意思是指上天安排的美满婚姻,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与幸福。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大明》,原文提到“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意在强调婚姻的美满是天意的安排。 具体解释: – 合:在这里指的是配合或结合,强调两个人的关系是天意所撮合的。 &#8…

    2025-02-17
    1700
  • 轻于鸿毛的鸿毛(详解)

    轻于鸿毛的鸿毛 “轻于鸿毛”中的“鸿毛”指的是大雁的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大雁的毛还要轻,通常用来比喻某事物毫无价值或极其轻微。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提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强调了人死的价值因其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古代文献中,“轻于鸿毛”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值得重视的事情或行为…

    2025-02-15
    2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