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主张是什么意思

自作主张是什么意思

“自作主张”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zì zuò zhǔ zhāng。它的意思是指在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机构在行动时缺乏必要的智慧和授权。

成语出处: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代无名氏的戏剧《谢金吾》,其中有句台词提到:“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这句话强调了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风险。

示例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自作主张”来形容某人未经他人同意而做出的决定,例如:“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这句话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应考虑他人的意见和授权。

近义词:与“自作主张”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擅自做主”,同样指未经他人同意而做出决定的行为。

自作主张是什么意思

自作主张的正确解释

“自作主张”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某人或某机构在没有经过上级或相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这个成语的使用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缺乏必要的智慧和授权。

解释

定义: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该成语源自元代无名氏的戏剧《谢金吾》,其中有句台词提到:“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示例:在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活地狱》中也提到:“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

近义词:擅自做主。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应遵循适当的程序和获得必要的批准,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后果。

擅自做主和自作主张的区别

“擅自做主”和“自作主张”这两个词语在中文中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

定义

擅自做主:这个词语指的是在没有得到授权或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情况下,私自决定他人的事务。它强调的是越权行为,通常涉及到对他人事务的干预。

自作主张:这个词语则是指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或协商的情况下,依据个人的主观判断做出决定。它通常带有贬义,表示缺乏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强调的是个人的独断行为。

主要区别

1. 行为性质

擅自做主更侧重于越权行为,通常涉及到对他人事务的决策。

自作主张则更强调个人的主观判断和独断,可能不涉及他人的事务。

2. 使用场景

擅自做主常用于描述在组织或团队中,某人未经授权做出决策的情况。

自作主张则可以用于更广泛的场合,描述任何未经他人同意的独立决策。

3. 语气和情感

擅自做主通常是对某种行为的直接指责,强调其不当性。

自作主张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作中性描述,但一般也带有负面评价。

虽然“擅自做主”和“自作主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强调越权行为,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独断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4 11:08
下一篇 2025-02-14 11:15

相关推荐

  • 漫不经心是什么意思

    漫不经心是什么意思 “漫不经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 màn bù jīng xīn,其意思是指做事时态度随便、不认真,或者对某事毫不在意,表现出一种疏忽大意的状态。 成语解释 – 字面意思: – “漫”意为随便、散漫; – “不经心”则表示不放在心上。 “漫不经心”整体上表达了对事情不够重视,态度马虎的含义。 出处与用法…

    2025-02-17
    1900
  • 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忐忑不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tǎn tè bù ān,其意思是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不确定或紧张的情况时,内心感到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出处:该成语出自清代作家吴趼人的小说《糊涂世界》,其中有句描写为:“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这表明了成语的使用背景和情感色彩。 用法:忐忑不安通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含…

    2025-02-18
    1700
  • 挑拨离间的读音

    挑拨离间的读音 挑拨离间的读音为 tiǎo bō lí jiàn,其注音为 ㄊㄧㄠˇ ㄅㄛ ㄌㄧˊ ㄐㄧㄢ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搬弄是非,分化彼此感情,使人互相猜忌。例如,可以用在句子中:“你们两个人要互相信任,不要上了他挑拨离间的当。”。 挑拨离间的近义词包括“搬弄是非”和“挑三豁四”,而反义词则有“精诚团结”和“穿针引线”。 挑拨离间的高级替换词 挑拨离…

    2025-02-11
    4100
  •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 “大什么径庭”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指的是“大相径庭”。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dà xiāng jìng tíng,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来源 成语“大相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中提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些言论的惊讶和不解,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 成语解释 –…

    2025-02-13
    3200
  • 不言而喻(详解)

    不言而喻 “不言而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yán ér yù”。其意思是指某种道理或事实非常明显,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解释或说明就能理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显而易见的情况或真理。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仁义等品质自然会在外表和行为中显现…

    2025-02-15
    3200
  • 高天厚地(详解)

    高天厚地 高天厚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āo tiān hòu dì,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含义: 1. 比喻长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时间的延续或事物的持久性。 2. 比喻深重: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恩德或情感的深厚程度。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其中有“高天厚地,共启长年”的句子,强调了天地的广大与时间的悠久。 用法:高天厚地…

    2025-02-14
    2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