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厚地
高天厚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āo tiān hòu dì,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含义:
1. 比喻长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时间的延续或事物的持久性。
2. 比喻深重: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恩德或情感的深厚程度。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其中有“高天厚地,共启长年”的句子,强调了天地的广大与时间的悠久。
用法:高天厚地可以作为宾语或定语使用,常见于比喻句中。例如,《水浒传》中有句:“幸蒙莫大之恩,高天厚地岂能酬,粉骨碎身何足报”,表达了对深厚恩情的感激之情。
近义词: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天高地厚”,两者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天高地厚”有时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复杂性。
高天厚地不仅是一个形容时间和情感的成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常用于表达对恩德的感激和对时间的敬畏。
天高地厚下一句是什么
“天高地厚”的下一句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有多种说法。
1. 在宋代陈德武的《望海潮·山涯海角》中,“天高地厚”的下一句是“长安举首何妨”。
2. 在宋朝的诗《颂古十九首》中,句子“天高地厚寻常事,海阔山重更要论”中,“天高地厚”的下一句是“海阔山重更要论”。
3. 还有一种常见的对联形式,上联为“天高地厚水深”,下联为“赐福消灾解厄”。
根据不同的文献和用法,“天高地厚”的下一句可以是“长安举首何妨”、“海阔山重更要论”或其他形式。
骂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
不知天高地厚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骄狂无知,缺乏对事物复杂性的理解,通常用来指责那些自以为是、过于自信的人。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让王》,其中提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表达了对天地广大无边的无知。
具体解释:
– 成语拼音: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 释义: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自己能力和局限的人。
– 用法:该成语可以在句中作谓语或定语,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例如,“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在这样的场合发表意见。”
例句:
– “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出自《儿女英雄传》)
总之,使用“不知天高地厚”来形容某人,通常是在批评其自负和无知,提醒其要谦虚谨慎,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