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的含义与来源
同心协力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这个成语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通常用于描述在团队或集体中,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成语来源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代贾谊的《过秦论》中,其中提到:“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虽然团结一致,但由于地形险阻而未能成功攻打秦国的历史背景。
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 演变:最初的表述为“同心并力”,后来演变为“同心协力”。这一成语在历史上多次被引用,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时也提到“同心协力”来表达他们共同奋斗的决心。
– 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同心协力”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具有褒义,强调团结合作的积极意义。它的近义词包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等,而反义词则有“分崩离析”、“尔虞我诈”等。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同心协力”常用于描述团队合作的场景,例如:
– 在工作中,团队成员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项目。
– 在社会活动中,大家同心协力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总之,“同心协力”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强调团结与合作精神的重要理念。
同心协力后面一句
“同心协力”后面的一句是“勠力同心”。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强调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原文提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这表明在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下,团结的力量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在现代汉语中,“同心协力”常用于形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精神,强调在面对挑战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同心协力一般指什么人
同心协力是一个成语,通常指的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的人群。这个成语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适用于各种团队或集体,无论是家庭、朋友、同事还是更大的社会群体。
主要含义:
– 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强调成员之间的团结,意味着大家在目标和意图上保持一致。
– 共同努力: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
适用人群:
– 团队成员:在工作或学习中,团队成员需要同心协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 家庭成员:家庭中的每个人如果能够同心协力,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朋友:朋友之间的支持和合作也体现了同心协力的精神。
– 社会群体:在更广泛的社会或社区中,居民如果能够同心协力,就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为兄弟时就表达了同心协力的理念,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