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断尾(详解)

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的解释与来源

定义与含义

“雄鸡断尾”(拼音:xióng jī duàn wěi)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雄鸡因害怕被用作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尾。这个成语后引申为比喻因畏惧遭受迫害而自甘无用,甚至自我作践。它强调了在面临危险时,明智之士可能会选择自我牺牲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历史背景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故事中,周景王的宠臣宾孟在郊外看到一只雄鸡啄掉自己的尾巴,询问随行的侍者原因。侍者解释说,雄鸡是因为害怕被选为祭品而自残。宾孟将这一观察带回给周景王,借此劝告他要果断决策,以免被他人利用或遭受更大的损害。

成语的用法

“雄鸡断尾”在句中一般作宾语或定语,常用于形容因害怕而自我隐晦或自甘无用的情形。例如:

– 他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只好雄鸡断尾,隐姓埋名地逃到国外。

– 在职场竞争中,有些人选择雄鸡断尾,以保全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雄鸡断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反映古代智慧与人性选择的故事。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果断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自我牺牲可能是保护自身的有效策略。

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的寓意

雄鸡断尾这一成语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其寓意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语来源与基本含义

来源:成语“雄鸡断尾”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宾孟在郊外看到一只雄鸡因害怕被用作祭品而自断其尾,侍者解释说这是因为鸡惧怕成为祭品,因此选择自残以避免被杀。这一情节反映了对生存的深刻恐惧和对命运的无奈。

基本含义:字面上,雄鸡因恐惧而自断尾巴,后引申为比喻人因畏惧而自我牺牲或自我放弃,尤其是在面临迫害或危险时选择自我伤害以求自保。

寓意解析

自我保护:成语强调在面临重大威胁时,明智之士可能会选择牺牲部分利益以保全自身安全。这种选择虽然痛苦,但在某些情况下是生存的必要策略。

果断与决策:雄鸡的行为也象征着在危机时刻的果断决策。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反映出一种“宁可自损以求自保”的智慧。

隐喻与警示:成语还可以被解读为对人们的警示,告诫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要有预见性,及时识别潜在的威胁,并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雄鸡断尾不仅是对个体在危机中选择自我牺牲的描述,更是对决策智慧和生存策略的深刻反思。

雄鸡断尾打一动物

“雄鸡断尾”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其字面意思是指公鸡因害怕成为祭品而自残,后引申为比喻明智之士为了避免祸害而自我牺牲或隐匿。根据成语的含义,直接对应的动物就是“公鸡”。

在成语的使用中,“雄鸡断尾”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避免灾祸而选择自我牺牲或隐姓埋名的人。这个成语的典故强调了自我保护的智慧和策略,尤其是在面临危险时的选择。

答案是“公鸡”。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7
下一篇 2025-02-17

相关推荐

  • 军临城下(详解)

    军临城下 成语解释 军临城下(拼音:jūn lín chéng xi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敌军已经来到自己的城墙下,形容情势非常危急。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面临严重的威胁或困境。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战国策·齐策二》,其中有云:“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这句话描述了敌军逼近的紧迫感,正是成语的来源。 近义词 军临城下的…

    2025-02-15
    2900
  • 不同凡响是什么意思

    不同凡响是什么意思 不同凡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tóng fán xiǎng,主要用来形容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不同于平凡的音乐”,其中“凡响”指的是平凡的声音或音乐。 出处 该成语出自鲁迅的作品《坟·摩罗诗力说》,原句为:“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这句话强调了某种声音或表现的独特性和深刻影响力。 近义…

    2025-02-19
    1500
  • 曲突徙薪(详解)

    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汉书·霍光传》,其字面意思是“把烟囱改成弯的,把柴草搬走”。这个成语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危险或灾害发生。 成语来源 成语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有一位客人拜访主人时,看到主人家的烟囱笔直,旁边堆着柴草,便劝主人改建烟囱为弯曲的,并将柴草移开,以免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最终家中果然发生了火灾,邻居们赶来救火,幸好…

    2025-02-19
    1600
  • 屏息敛声(详解)

    屏息敛声 “屏息敛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ng xī liǎn shēng”。其意思是控制住自己的呼吸和声音,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小心翼翼、专注或畏惧的样子。 成语解释 – 含义:屏息敛声指的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人们在紧张、害怕或专注时的状态。这个成语与“敛声屏息”意思相近,都是用来描述一种安静、集中注意力的情境。 &#8…

    2025-02-16
    2800
  • 李下不整冠(详解)

    李下不整冠 “李下不整冠”是一个成语,通常与“瓜田不纳履”一起使用,完整的表达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个成语源自于汉代的诗句,意在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要避免引起他人的怀疑。 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 来源:该成语出自于《君子行》,由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所作。诗句的意思是:经过瓜田时,即使鞋子松了,也不要弯腰去整理;走过李树下时,即使帽子歪了,…

    2025-02-22
    300
  • 两面三刀的意思

    两面三刀的意思 成语“两面三刀”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表面上和背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行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阴险狡诈、表里不一的人。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元代戏曲家李行道的作品《灰阑记》,其中描述了一个角色在面对不同人时采取不同的态度,表现出两面派的特征。 成语的具体含义 – 两面:指的是一个人在人前和人后表现出的不同面貌。人前可能表现得和善、友好,而在…

    2025-02-12
    38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