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不羁(详解)

放纵不羁

放纵不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àng zòng bù jī,意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晋书·外戚传·王濛》,其中提到:“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成语释义

放纵:指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不羁:表示不拘束。

放纵不羁的整体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行为放纵,随心所欲,不受外界的约束。

用法

放纵不羁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宾语,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例如:

– “有一少年子,放纵不羁,乃不娶妻,不事生产作业,每以轻财仗义为志。”——出自明代陶宗仪的《辍耕录·飞云渡》。

近反义词

近义词:放荡不羁、放纵不拘。

反义词:安分守己。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中性或稍微贬义的色彩,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人。

放纵不羁

放纵不羁羁什么意思

“放纵不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àng zòng bù jī”。其意思是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形容一个人行为放纵,缺乏自我约束和规范。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晋书·外戚传·王濛传》,原文为:“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这句话描述了王濛年轻时的放纵行为,后来逐渐克己自律,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近义词与反义词

“放纵不羁”的近义词包括“放荡不羁”和“放纵不拘”,而其反义词则是“安分守己”,后者指的是遵守规矩,不轻易越界。

“放纵不羁”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人,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放荡不羁是贬义还是褒义

放荡不羁这个成语既可以被视为褒义词,也可以被视为贬义词,具体含义取决于使用的语境。

贬义:在贬义的用法中,放荡不羁形容的是一种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的行为。这种用法通常指代那些不遵循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的人。例如,成语的出处《晋书·王长文传》中提到:“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这里强调了个体的放纵与不羁。

褒义:在褒义的用法中,放荡不羁则指代一种不受传统约束、敢于打破常规、向往自由生活的态度。这种用法常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个性特质,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个性化的表达和自我实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放荡不羁的含义是多元的,具体的褒贬取决于上下文和个人的理解。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5 09:12
下一篇 2025-02-15 09:18

相关推荐

  • 簪缨世族(详解)

    簪缨世族 簪缨世族的定义与背景 簪缨世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ān yīng shì zú,指的是世代做官的家庭。这个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其中提到“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表达了对世家大族的感慨。 在古代,簪和缨是达官贵人的冠饰,用于固定帽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簪缨世族不仅指代那些有着显赫背景的家庭,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中…

    2025-02-12
    3000
  • 锦心绣口(详解)

    锦心绣口 “锦心绣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 jǐn xīn xiù kǒu,意指文思优美、词藻华丽。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柳宗元的《乞巧文》,其中有句诗提到:“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成语释义 – 锦: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 绣:指绣有花纹和图案的纺织品。 “锦心绣口”形容的是一种才思横溢、文辞优美的状…

    2025-02-19
    1300
  • 阿娇金屋(详解)

    阿娇金屋 阿娇金屋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主要指代美丽高贵的女子,尤其是与汉武帝刘彻和他的皇后陈阿娇的故事相关联。 成语的来源 阿娇指的是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汉武帝在幼年时曾对姑母表示,如果能娶到阿娇为妻,就会为她建造一座金屋来居住。这一承诺后来成为了成语“阿娇金屋”的来源,象征着对美丽女子的宠爱和珍视。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班固的《汉武…

    2025-02-14
    2700
  • 万不得已的意思解释

    万不得已的意思解释 “万不得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在遇到无法避免的困难或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或做出某种决定。它强调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被迫作出某种决定或行为。 成语解析 – 释义: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可以理解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这样做”。 – 出处: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其中提到“此…

    2025-02-12
    3600
  • 风云变幻的意思

    风云变幻的意思 风云变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ēng yún biàn huàn。它的意思是像风和云那样变化不定,通常用来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代庾信的诗《入彭城馆》,其中有句诗提到:“年代殊之民俗,风云更盛衰。”这句话表达了社会风俗和局势的变化无常。 用法与示例 风云变幻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常用于形容自然现象…

    2025-02-17
    1900
  • 一举成名的意思

    一举成名的意思 “一举成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 jǔ chéng míng”。其基本意思是通过一次行动或举动便获得名声或成就,形容事情迅速成功。 历史背景 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士子通过一次考试就能中举,因而扬名天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逐渐扩展,泛指任何一次行动导致的迅速成名或成功。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一鸣惊…

    2025-02-20
    12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