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

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

颐指气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以高傲的态度指使他人。其字面意思为“用下巴指挥,凭借神情气色来支使别人”,通常用于描述有权势的人对下属的傲慢态度。

成语解析

颐指:指用下巴或腮帮子来示意,表示一种指挥的姿态。

气使:指用面部表情和神情来支使他人,不需要言语。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贡禹传》,其中提到“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意指家境富裕、权势显赫的人常常用眼神和气色来指使他人。

历史背景

成语的使用与历史事件有关,特别是唐朝末期的朱温及其手下李振。李振因仗着朱温的权势,常常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人,表现出“颐指气使”的行为,旁若无人,令人畏惧。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目使颐令、趾高气扬、发号施令、盛气凌人。

反义词:低三下四、奴颜婢膝、谆谆教导、唯唯诺诺。

颐指气使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也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常带有贬义,警示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保持谦逊与平等的态度。

颐指气使是什么意思

颐指气使形容什么人

颐指气使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有权势或地位的人以傲慢的态度指挥他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通过面部表情或下巴的动作来指使别人,强调了这种行为的高傲和不屑。

成语解释

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

气使:用神情和气色来支使人。

颐指气使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喜欢以高傲的姿态、强硬的口气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人,例如老板、领导等。这种态度往往表现出一种令人不快的霸道作风,强调了一个人的自大和对他人的支配欲。

使用场景

在实际使用中,颐指气使常常带有贬义,形容那些不尊重他人、以权势压人、傲慢无礼的人。例如,某个领导在工作中常常以这种方式对待下属,就可以说他“颐指气使”。

总之,颐指气使形容的是那些以高傲态度指使他人的权势者,反映了他们的傲慢和对他人的不尊重。

颐指气使的典故出处

成语“颐指气使”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贡禹传》,最初写作“目指气使”,意指有权势的人通过眼神和气色来指挥他人,形容其傲慢的态度。具体的出处为:“家富势足,目指气使”。

在唐代,诗人元稹在其作品《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中将其改为“颐指气使”,并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成语的含义。元稹的诗句中提到:“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强调了权势者的傲慢和对他人的支配。

成语的演变和使用在历史上也有记载。例如,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进一步反映了这一成语在描述权力和傲慢态度方面的适用性。

“颐指气使”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在不同的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形容权势者傲慢态度的经典成语。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19 13:11
下一篇 2025-02-19 13:19

相关推荐

  • 琥珀拾芥(详解)

    琥珀拾芥 琥珀拾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ǔ pò shí jiè]。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琥珀”和“芥”,其中“琥珀”指的是植物化石,而“芥”则是指小草或细小的东西。成语的引申义是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来源 琥珀拾芥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其中提到“顿牟拾芥,磁石引针”,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吸引和感应关系。成语的含义也与《周易·…

    2025-02-15
    2200
  • 冷水浇头(详解)

    冷水浇头 冷水浇头的含义与用法 释义 “冷水浇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ěng shuǐ jiāo tóu。它的字面意思是冷水从头上浇下来,通常用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导致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破灭。这一成语与“冷水浇背”意思相近,均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反应。 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作家丁耀亢的小说《续金瓶梅》,其中有句描写:“忽然听得说太太…

    2025-02-14
    2400
  • 原形毕露的意思

    原形毕露的意思 “原形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uán xíng bì lù”。其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被完全暴露出来,无法再掩饰或隐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伪装被揭穿的情形。 成语解释 – 字面意思: – “原形”指的是事物的本来形态或面貌; – “毕露”则意味着完全暴露。 – 引申意义:…

    2025-02-18
    1800
  • 怒发冲冠(详解)

    怒发冲冠 成语“怒发冲冠”的来源与含义 成语解释 “怒发冲冠”是一个形容极度愤怒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盗跖》,原文描述了一个人因愤怒而头发竖起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愤怒的强烈程度。 历史背景 该成语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尤其与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军事将领的情感表达密切相关。最著名的引用出现在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

    2025-02-15
    2600
  • 欲擒故纵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什么意思 “欲擒故纵”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其字面意思是“想要捉住对方,故意先放松一下,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再一举捉住”。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策略,即在追捕或控制对手时,故意让对方感到安全,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成语的来源与典故 “欲擒故纵”最早出现在《三十六计》中,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

    2025-02-16
    2700
  • 利令智昏(详解)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因贪图利益而使头脑发昏,形容因追求私利而失去理智,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中提到平原君赵胜因贪图冯亭的利益而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四十多万士兵被秦国消灭,几乎使赵国灭亡。 成语的构成与含义 – 构成: – “利”:利益、私利; &…

    2025-02-16
    26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