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刚刚走出草房”,比喻一个人刚刚开始涉足某个领域,缺乏经验和技能。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提到诸葛亮初次出山辅佐刘备的情景。

成语解释

字面意思:茅庐指的是简陋的草房,成语的本意是指刚刚露头角或刚刚开始做某事。

引申意义:现多用来形容刚离开家庭或学校,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的人,强调其缺乏经验。

出处

成语的出处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原文为:“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这句话描述了诸葛亮在初次出战时的表现,显示了他虽然是新手,但却能取得显著的成就。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初露头角、乳臭未干、初露锋芒。

反义词:老成持重、老马识途。

使用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初出茅庐”来形容一个人刚刚进入某个行业或领域,例如:“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可以说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总之,“初出茅庐”不仅反映了一个人刚开始的状态,也隐含着对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期待。

初出茅庐一般形容什么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刚刚离开家庭或学校,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的人,尤其是那些缺乏经验和技能的年轻人。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演义》,其中描述了诸葛亮在刘备的邀请下首次出山,参与军事活动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成语的含义

基本意思:原意指初次离开隐居的茅屋,现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用法: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例如,可以说“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表示他刚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

相关词汇

近义词:初露头角、乳臭未干、初露锋芒。

反义词:老成持重、老马识途。

应用场景

“初出茅庐”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新成立的公司或新开展的项目,表示它们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时间和经验来成长和发展。例如,一个新员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由于缺乏经验,可能会被形容为“初出茅庐”。

总之,这个成语强调了初入社会或新环境时的无知和不成熟,常常带有一种对年轻人初试啼声的正面态度。

初出茅庐的下一句

“初出茅庐”的下一句是“略有小成”。这句话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完整的句子为:“初出茅庐,略有小成。”这两句表达了一个人刚刚进入社会或某个领域,虽然经验不足,但已经取得了一些小的成就。

成语“初出茅庐”本意是指刚刚离开隐居的草屋,后来用来比喻初入社会,缺乏经验。这个成语的背景与诸葛亮的故事有关,他在刘备的军中首次出战便取得了胜利,显示了他的才能。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夏天的头像夏天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0 17:52
下一篇 2025-02-20 18:00

相关推荐

  • 密密麻麻的意思

    密密麻麻的意思 “密密麻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ì mì má má”。它的意思是形容事物非常密集、纷杂,通常用来描述数量众多且排列紧密的状态。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群、文字、物品等的密集堆积情况。 具体解释: – 密集的状态:表示事物排列得非常紧密,像鱼鳞一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密集感。 – 用法示例:可以用来形容纸上写满了小字…

    2025-02-14
    2800
  • 智珠在握(详解)

    智珠在握 “智珠在握”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hì zhū zài wò,意指一个人掌握了重要的信息或具备高深的智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代袁枚的作品《与刘介石太守》,其中提到“阁下智珠在握”,形容一个人智慧超群,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成语释义 – 智珠:在佛教中指本性的智慧,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

    2025-02-15
    2600
  • 因噎废食(详解)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īn yē fèi shí。其原意是指因为有人在吃饭时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种想法显得极为荒谬。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或害怕出错,就索性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含有贬义。 成语来源 “因噎废食”最早出自《吕氏春秋·荡兵》,其中提到:“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有人噎死,就…

    2025-02-19
    1400
  • 我行我素意思

    我行我素意思 “我行我素”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wǒ xíng wǒ sù”。其意思是指一个人不受外界的影响,依照自己平素的做法或心意行事。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和坚持自我,不管他人的看法或建议。 出处:该成语源自《礼记·中庸》,其中提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指君子应当根据自己的地位和环境行事,而不去羡慕或追求外界的事物。 近义词包括“依然…

    2025-02-22
    500
  • 雀马鱼龙(详解)

    雀马鱼龙 雀马鱼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uè mǎ yú lóng”,其意思是泛指珍禽异兽。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西域传赞》,其中提到“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这段文字描述了各种珍奇的动物和物品,体现了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用法: …

    汉语国学 2025-02-12
    4000
  • 放之四海而皆准(详解)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某种真理或原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具有普遍性。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祭义》,其中曾子提到:“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段话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道不仅充满天地,还普遍适用于四海之内,适合所有人和时代。 成语的含义与背景 – 普遍性…

    2025-02-20
    12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