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意思

见微知著意思

见微知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微小迹象,就能推测出其本质和发展趋势。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见到微小的东西,就能知道显著的事情”,强调了从小处着眼,洞察大局的重要性。

成语来源

见微知著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为:“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看出事物的根本和发展方向。成语的背景故事涉及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即纣王),他的奢靡生活引起了大臣箕子的警觉,箕子通过象牙筷子的使用,推测出纣王的奢侈生活将导致国家的腐败和灭亡。

成语解释

:隐约、小的迹象。

:明显、显著的结果。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通过观察微小的变化,能够预见到更大的趋势或结果。这种能力通常被视为智慧的体现,能够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因小见大、原始见终、一叶知秋。

反义词:以偏概全、管中窥豹。

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够从细微之处洞察全局的人。

见微知著意思

见微知著后半句是什么

“见微知著”的后半句是“守正待时”。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观察微小的迹象,可以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在此过程中要保持正道,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这一成语强调了从细微之处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遵循原则,保持耐心。

知微见著,臻于至善

“知微见著,臻于至善”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强调对事物细微之处的观察和理解,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

成语解析

知微见著:字面意思是“看到微小的迹象,就能理解其显著的本质”。这表明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教育和管理等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它强调了对细节的重视和前瞻性的判断能力。

臻于至善:意指达到完美的境界,追求卓越和最优的状态。这一部分强调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标准和更好结果的态度。

应用场景

这个成语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教育:在教育领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常常引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和学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细节,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某些教育会议中,教育工作者提到要通过细致的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科研与技术:在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关注细节和追求完美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因素。许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也将这一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的科研来实现更高的目标。

个人成长: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理解“知微见著,臻于至善”的意义,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总之,“知微见著,臻于至善”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适用于各个领域,鼓励人们在细节中发现机会,并不断追求卓越。

本图文由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
海岚的头像海岚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5-02-25 09:20
下一篇 2025-02-25

相关推荐

  • 榆木疙瘩(详解)

    榆木疙瘩 “榆木疙瘩”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思想顽固、愚笨的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坚硬的榆树根,象征着难以劈开和改变的特性。它的使用常常带有贬义,形容某人不开窍、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或建议。 成语来源 “榆木疙瘩”出自葛洛的作品《卫生组长》,其中提到:“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顽固不化的批评。…

    2025-02-16
    3300
  • 比肩继踵(详解)

    比肩继踵 比肩继踵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 jiān jì zhǒng,最早出自西汉·刘向的《晏子春秋·杂下》。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肩并肩,脚尖靠着脚跟”,形容人多而拥挤,通常用来描述人群密集的场景。 成语释义 – 比:肩膀挨着肩膀。 – 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 – 整体意思:形容人很多,彼此紧密相连,接连不断,常用于形…

    2025-02-23
    1100
  •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一暴十寒的反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 持之以恒:指持续不断地进行某项活动,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努力不懈地追求目标。 – 有始有终:指做事认真,能够坚持到底,完成事情。 – 虎头蛇尾:虽然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做事有始无终,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暴十寒的反义词…

    2025-02-13
    4800
  • 无可救药的意思

    无可救药的意思 “无可救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wú kě jiù yào。其字面意思是“病情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通常带有贬义。 成语解释 – 来源:该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板》,其中有句云:“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这段话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忧虑,暗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将是无法…

    2025-02-23
    1300
  • 置之不理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什么意思 “置之不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zhì zhī bù lǐ,意思是将某事或某人放在一边,不去理睬,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十分冷淡。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黄小配的小说《廿载繁华梦》,其中提到:“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在使用上,“置之不理”通常带有贬义,表示对某事不闻不问…

    2025-02-19
    2800
  • 耐人寻味的拼音

    耐人寻味的拼音 耐人寻味的拼音是 nài rén xún wèi。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某事物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和琢磨。 惊心动魄的拼音 惊心动魄的拼音是 jīng xīn dòng p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使人神魂震惊,原本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来常用来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情境。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南朝梁钟嵘的《诗品…

    2025-02-12
    4300

联系我们

18948725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6048781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